(以苏格拉底的方式发问)
苏格拉底:年轻人,你常说"内卷"是现代社会的困境,那么请先回答我:当你使用"内卷"这个词时,你究竟在描述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,还是人们对现象的主观感受?
(假设你回答:是客观存在的现象)
苏格拉底:如果"内卷"是客观的,那么它必然有可测量的标准。请告诉我:当竞争者的数量增加多少比例,或工作时间延长多少小时,或资源减少多少份额时,我们才能说"内卷"发生了?这些阈值是自然法则,还是人类约定的定义?
(假设你回答:是主观感受)
苏格拉底:如果"内卷"只是主观感受,那么当农夫抱怨"今年种地比去年更卷"时,他是在比较什么?是与过去的自己比较?是与邻居比较?还是与某种他心中"应当如此"的标准比较?这种比较本身,是否已经预设了某种价值判断?
(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径,继续追问)
苏格拉底:让我们更深入地考察这个比较的过程。假设有两个工匠A和B,A每天工作8小时制作3个陶罐,B每天工作12小时制作5个陶罐。如果社会只奖励产量更高的B,那么A选择维持原状是"懒惰"还是"理性"?如果A被迫效仿B,这种改变是源于外部压迫,还是源于A内心对被认可的渴望?
(继续引导)
苏格拉底:现在考虑一个极端情况:如果整个城邦的工匠都自愿每天工作16小时,且无人强迫,这种"集体自我剥削"是自由的选择,还是另一种形式的奴役?当你说"反对内卷"时,你反对的是过度劳动本身,还是反对他人通过过度劳动获得优势?
(最终逼近核心)
苏格拉底: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。你抱怨"内卷"时,真正刺痛你的是疲惫感,还是对公平的怀疑?是对生活意义的迷失,还是对失控的恐惧?或许,"内卷"只是表象,就像海面的波浪,而我们需要寻找的,是推动波浪的深层暗流——那可能是你对自我价值的定义,对成功的想象,或是对他人评价的依赖。现在,告诉我:你认为这股暗流是什么?
发布于:江西省盈昌优配-国家认可的配资平台-配资证券网-我要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