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书法有8种:比喻、拟人、夸张、排比、对偶、反复、设问、反问。
二、作用分析:
(1)比喻:可使语言形象、生动,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,形象化。
例句:信念如同一把宝剑,能激发人的豪气;信念如同一盏明灯,能照亮人的心灵。
(2)拟人:增强语言亲切感、形象性,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,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。
例句: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,欣欣然张开了眼。
(3)夸张: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,突出事物的特征,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、态度的理解。
例句: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
(4)排比: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、透彻、感情强烈,使气势贯通、流畅,使形式整齐,音节响亮。
例句:书是生命,书是上帝,书是朋友。
(5)对偶:从形式上看,句式整齐,增强语言的形式美;从内容上看,凝练集中,概括力强,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,也使音韵和谐,节奏鲜明,读来琅琅上口,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。
例句: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
(6)反复: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,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,突出感情。
例句:盼望着,盼望着,东风来了,春天的脚步近了。
(7)设问: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,增强语言气势,引起读者注意,发人深思,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;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,生动、不呆板。
例句:竺可桢走进北海公园,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?他是来观察物候,做科学研究的。
(8)反问:增强语言气势,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,不容置疑,语感强,富有感染力。
例句: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?
三、实战练习
1.下列各有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( )
例句: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,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。
A.太阳他有脚啊,轻轻悄悄地挪移了。
B.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;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;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。
C.青山有幸埋忠骨,白铁无辜铸佞臣。
D.这不是粥,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。
答案:D
2.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( )
A.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。
B.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,是燕在梁间呢喃。
C.生活没有解药,但止疼片很多,比如阅读、美食、电影、运动、旅行等。。
D.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,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。
答案:D
3.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( )
A.哭,哭有什么用?眼泪,眼泪有什么用?(反问,反复)
B.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,劈开,劈开,劈开!(重复)
C.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,你抽掉了,它又合拢了来。(比喻)
D.(雷)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,拖到长江的边上去,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!(排比,拟人)
答案:B
4.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( )
A.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
B.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,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,如群蚁排衙。
C.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,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D.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!
答案:D
5.下列对修辞手法及效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
A.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,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。
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,“拥抱”“悄然不惊”二个词将气泡、水花拟人化,从侧面表现吕伟轻盈入水、技术高超,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。
B.也有解散辫子,盘得平的,除下帽来,油光可鉴,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,还要将脖子扭几扭,实在标致极了。
这句中的“标致”一词,使用了反语修辞,揭示了“清国留学生”落后腐朽的思想本质,表现了作者对“清国留学生”的厌恶和嘲讽。
C.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?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,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——中国共产党,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。
这句话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,将热爱母亲、报答母亲的深情引向对人民、革命的热爱与忠诚。
D.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。
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,属于扩大的夸张,即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、多、快、强等方面说,使它超出事物本身。
答案:C
6.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( )
A.潭水映照雪山,真让人目眩神迷啊。
B.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,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。
C.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
D.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,或钻石觅缝,汩汩如泉;或淌过石板,潺潺成溪;或被夹在石间,哀哀打旋。
答案:A
7.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过了二十三,大家就更忙了,春节眨眼就到了啊。(夸张)
B.天黑时,我躺在床上,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,从我脚边飞走了。(拟人)
C.父亲鼓励我说:既有一,何不能有二?(设问)
D.我歌唱早晨,我歌唱希望,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(排比)
答案:C
8.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,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;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(对偶)
B.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,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。(拟人)
C.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,李煜所见之月,如钩,尖锐的钩,勾人心魄。(比喻)
D.这是什么精神?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,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。(反问)
答案:D
9.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( )
A.仰着头,才望见峰顶,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。
B.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。
C.山朗润起来了,水涨起来了,太阳的脸红起来了。
D.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,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?
答案:B
10.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“浩荡离愁白日斜”运用了比喻、夸张的修辞手法,生动地写出愁绪的繁多、深广、延绵不绝。
B.“沉鳞竞跃”“锦鳞游泳”“呷浪之鳞”均以鳞代指鱼,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,生动具体,形象鲜明,使事物特点更加突出。
C.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运用拟人、对偶的修辞手法,深刻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国家危亡、亲人离散的痛苦。
D.“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”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”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,句式整齐,结构匀称。
答案:D
11.下列使用 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( ) A.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。 B.血雨腥风里,毛竹青了又黄,黄了又青,不向残暴低头,不向敌人弯腰。 C.风带着雨星,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,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。 D.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;我就知道,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。 答案:D
12.下列语句中运用比喻不妥的一句是( ) A.他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,气喘吁吁地走着,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、浅一脚。 B.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,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,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般的轻快。 C.一群仙女,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,随着隐隐传来的仙乐,冉冉地向远方飘去。 D.她突然看见山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,蛇头昂起,张着大口,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
在棉花上似的…… 答案:B
13.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( ) A.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,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。 B.区长的意思,要放长线钓大鱼,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。 C.小妹妹拉达,是一只雏凤。 D.小胡子把洋刀一挥,队伍又出发了。 答案:D
14.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,说法错误的一项是( )
A.绿茵茵的草地,踩在上面软软的,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,置身其中,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。(比喻)
B.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,听到恒河里的涛声,闻到牛津的花香。(排比)
C.面对青春时光,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:珍惜,珍惜,再珍惜!(反复)
D.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,从枝头飘落,投入大地的怀抱。(拟人)
答案:A
15.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?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,严肃,坚强不屈,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?(设问)
B.黄色的花淡雅,白色的花高洁,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,泼泼洒洒,秋风中正开得烂漫。(排比)
C.她两手搭在髀间,没有系裙,张着两脚,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。(比喻)
D.挪威国旗耀武扬威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。(拟人)
答案:A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盈昌优配-国家认可的配资平台-配资证券网-我要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